深圳大学40周年校庆学术系列讲座暨深大讲坛第一百五十八讲:智能机器行为与常识推理

2月16日下午,深圳大学40周年校庆学术系列讲座暨“深大讲坛”第一百五十八讲在粤海校区汇智楼报告厅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IEEE Fellow、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教授作为主讲人,为深大师生带来了一场以“智能机器行为与常识推理”为题的精彩讲座。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及百余师生聆听了讲座。

开讲前,李清泉为郑南宁院士颁授纪念牌。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郑南宁院士从一句古诗开场,让现场师生进行想象,人和智能机器同时在图像数据库中寻找与这首诗最匹配的场景,会有如何的差异化结果。他由此指出,人工智能面临着“如何把常识赋予场景”的挑战。

郑南宁院士解释说,常识是人类感知和理解世界的一项基本能力,机器的常识推理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拥有对平常情况做出推理假设的能力,而利用常识和已有知识去推断未知事物的智能系统是“零样本对象-属性(或行为)”组合识别过程。人类从见过(或体验过)的物体-行为组合向未见过(或未体验过)的物体-行为组合的发展形成了环境适应力,因此机器可以从行为角度构建动态场景描述,从而进行常识推理。

接下来,郑南宁院士探讨智能机器的行为生成、发展与进化,并从常识的心理语言表征出发,机器该如何实现对物体属性或行为预测的常识推理。最后,他结合团队在智能车领域的研究工作,进一步讨论如何实现复杂交通场景下无人驾驶的行为决策。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仍在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有所收获,不但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了更多新的认知,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供稿)

17

2023-02
来源: 浏览次数: